發展簡史
1983-1990 年
1983 年
- 7 月 9 日獲內政部同意籌組「中華民國醫務社會服務協會」,為台灣第一個社會工作專業團體;開始積極與產官學合作積極遊說並爭取醫院評鑑標準中納入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配置,以落實醫療身心社靈之全人醫療照護目標。
1985 年
- 衛生署將社會工作服務納入醫院評鑑項目,正式肯定了社會工作為醫療服務中不可或缺之部分。
1986 年
- 衛生署開始第一期「醫療保健五年計畫」,在特殊醫療系統方面(建立緊急醫療網、建立精神疾病防治網、建立慢性病及復健醫療網等項目)納入醫務社會工作專業。
1989 年
- 持續參與醫院評鑑標準制定工作,歷經數次與政府部門協商,達成社工專業人員配置為 1:100 的標準;精神科人力配置為急性床 1:30、日間病房 1:60 的標準。
1990 年
- 「精神衛生法」頒布,明訂心理衛生醫療團隊中社會工作人員之職稱和任務。
- 衛生署公告「醫院評鑑標準」,正式納入社工人員人床比、業務及設備。
- 出版「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以整合醫務社會工作實務與學術之效能,提升實務效能並促進專業發展。
1991-2003 年
1991 年
- 因應社會工作正名,更名為「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
1994 年
- 「全民健康保險法」公布,在醫療機構服務的社會工作者面臨角色轉型之挑戰。
- 於臺灣大學法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甄選條例」(草案)公聽會。
1995 年
- 與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成立「社會工作師法推動聯盟」,並於 10 月 26日展開「1026 請願遊行」,完成社工人員第一次為自己的權益做倡導工作。
- 通過自訂之「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師甄審條例」,朝向專業證照制度邁進。
1997 年
- 4 月 2 日「社會工作師法」公布,社會工作進入專業證照時代。
- 正式成立「甄審委員會」,以提昇醫務社會工作師(者)的服務品質並建構醫務社會工作專業基礎。
- 為永續推動專業發展並穩定會務,協會辦公室遷至現址。
1998 年
- 出版「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實務」期刊,刊載醫務社會工作相關實務性文章,包括論著、實務經驗、個案報告與近期出版之論著或書籍的評介。
1999 年
- 921 大地震,醫務社工積極投入災民救治與創傷輔導,本會亦積極參加「全國民間災後重建協調監督聯盟會議」、「衛生署研商 921 賑災心理衛生工作整合事宜」等會議。
- 辦理首屆「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師(者)甄審」,核發醫務社會工作師(者)證書,係為社會工作專精化之濫觴。
- 辦理「衛生署早期療育訓練計畫」及「第一屆醫務社會工作臨床實務研討會」。
2000 年
- 因應醫務社工專業人員長期身處在行政人員與醫事人員的模糊角色中,在待遇、地位與參與醫療團隊的過程中受到限制;並凸顯執業登記與執業場域分屬不同部會管轄的困境。本會成立工作小組並啟動推動醫務社會工作人員納入醫事人員倡議計畫,於拜會立法院衛生委員會周清玉立法委員後,全面展開遊說及倡議。
2003 年
- SARS 全球風暴,社會工作者與醫護人員面臨重大疫情的因應與角色功能發揮考驗,本會在期間協助辦理災變研討會及擬定工作手冊。台灣的衛生政策於此後開始加強社區防疫及保健工作,社區健康營造也成為醫務社工的任務之一。
2004-2014 年
2004 年
- 衛生署著手研修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本會積極倡議及遊說將社工人員納入醫院設置標準。
- 與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聯合出版「臺灣社會工作學刊」專業社會工作刊物。
2005 年
- 衛生署1月底公告新制「醫院評鑑基準暨評分說明」草案,人力項目與標準引發醫事及社工人員疑義,本會結合醫改會、各醫事人員專業組織啟動倡議及遊說機制,邀集立法委員召開多場次公聽會,共同爭取專業人員參與評鑑條文制定之專業自主權。
2006 年
- 積極參與各項相關會議,堅守醫務社工專業角色與地位,包含「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討論會議」、「精神衛生法研修會議」及「癌症防治法修法討論會議」等。
- 為建構醫務社會工作專業實務基準,彙整各院醫務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流程,編制出版「醫務社會工作臨床事務參考作業流程手冊」。
2007 年
- 衛生署公告「新制醫院評鑑基準」,社工人員相關人力項目確定保留,再度肯定醫務社工參與醫療服務的重要性。
- 「社會工作師法修訂案」實施,發展醫務專科社會工作師制度成為現階段的挑戰。
2008 年
- 因應專科社工師制度之實施,本會暫緩實施醫務社會工作師甄審制度。
2009 年
- 舉辦「醫務社會工作60周年紀念研討會」,首度邀請韓國醫務社工人員協會至台進行分享。
- 「專科社會工作師分科甄審及接受繼續教育辦法」公布施行
2010 年
- 立法院審查二代健保法通過附帶決議要求2011年6月底完成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訂,由於本會多年的努力,社工人員正式列入第15個職類人員中進行協商,本會亦結合各醫事人員團體共同研商及倡議。
2011 年
- 完成爭取社工人力納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案,以一般急性床100:1的人力配置標準,成為醫院設立之必要人力。
- 本會與16個全國性醫事專業團體全國聯合會及病友公益團體所共同發起成立「臺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為專業人員爭取合理的執業環境。
- 為爭取醫務社會工作專業權益,持續倡議醫務社工納入醫事人員,透過第7屆立法委員黃淑英等17人提出「醫療法第10條條文修正草案」,3月18日經立法院院會付委審查。
- 為精確瞭解全國醫務社工人數,本會7月底依據衛生署醫療機構名冊,電訪全國 527 家醫療機構,普查所有醫療機構社工人員概況,發現全臺醫務社工總人力為 1,338 人,包含一般醫務社工 1,029 人、精神科社工 284 人、附設護理之家社工 7 人、專案社工 18 人。
- 積極倡議透過第7屆立法委員楊麗環提案並獲該黨委員聯署通過提出「醫療法第10條條文修正草案」,並於5月經立法院院會通過付委審查。
2012 年
- 結合衛生福利部、立法委員及社工專業團體爭取社會工作人身安全法案。
- 5月份依據衛生署之醫療機構名冊,進行第二次人力調查,全臺醫務社工總人力為 1,443 人,包含一般醫務社工 909人、精神科社工 418 人、附設護理之家社工 45 人、專案社工 71 人。
- 為爭取醫務社會工作專業權益,倡議醫務社工納入醫事人員,再次透過新任第8屆立法委員楊麗環、蘇清泉、江惠貞、黃昭順、楊瓊瓔、馬文君、林明溱、陳碧涵、潘維剛等30人重新提出「醫療法第10條條文修正草案」,並於5月中旬經院會通過付委審查。
- 辦理「理想與現實的掙扎:醫務社會工作納入醫事人員的衝擊與因應-醫務社會工作主管分區座談」,彙集全國醫務社工主管對納入醫事人員之共識。
- 本會結合台北市社工師公會、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透過立法委員江惠貞依三會版本提出「醫療法第10條條文修正草案」,獲50位立委支持後於9月院會通過付委審查。
2013 年
- 創會30週年,特邀台灣、中國大陸及港澳、新加坡各國華人地區醫務社會工作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開辦「第一屆華人醫務社會工作研討會」,並於會議中形成共識,將每2年持續辦理,共同推動華人地區醫務社工專業發展。
2014 年
- 為排除醫事主管機關對醫務社工納入醫事人員之疑義並確立醫務社會工作專業職務項目,敦請衛生福利部、社工專業團體召開「醫務社工人員業務職掌會議」,擬定醫務社會工作專業職掌。
- 辦理「2014年台灣醫務社會工作人力概況、服務內容與培訓情形調查」。
2015-2020 年
2015 年
- 持續倡議醫務社工納入醫事人員,透過第8屆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江惠貞委員等22人及楊麗環委員等30人再度提出「醫療法第10條條文修正草案」。
- 完成「醫務社會工作專業職務及排他性項目」研究及「醫務社會工作納入醫事人員之可行性」研究。
2016 年
- 7月底衛福部配合新政府政策修訂醫院評鑑草案並移除人力配置章節,本會與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再次聯合發起倡議行動,並透過各黨立法委員提出質詢並要求暫緩,終獲衛生福利部同意暫停並委託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105年度醫療機構人力合理配置基準評估計畫」,由各職類各自進行人力需求研究,本會邀集社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共撰寫。
- 新任第9屆立法委員就任,4月1日吳玉琴立法委員邀集本會、社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台北市社工師公會就「社會工作員認列醫事人員之可行性」議題進行座談,以了解目前各專業團體的看法,做為未來規劃的參考。
- 衛福部10月25日預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第二、三、十三條及第三條附表(一)、第九條附表(七)修正草案,本會提交調整人床比調整、急診及加護病房應社工人員之訴求。
- 為提升醫務社會工作能見度並匯聚社群向心,本會積極推動社群自我認同活動及跨界贊助行銷活動,提案辦理全國醫務社工獎等行銷活動。
- 辦理「2016臺港新三地醫務社工專業發展論壇」,邀請香港及新加坡專家學者來台與台灣醫務社會工作學者專家進行專業職務、訓練等制度進行交流。
- 推動「醫務社會工作服務品質指標建立暨品質提升計畫」及「建構醫務社工基本核心能力評核機制」計畫,分別進行醫務社工專業服務品質項目共識之匯集及試辦醫務社會工作OSCE評量機制。
2017 年
- 因應「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後之專業需求,本會積極發展並建構社工之角色、任務與介入技巧;並積極參與立法相關協調及公聽會,爭取並維護醫務社會工作之專業重要性並排除行政角色回歸專業任務。
- 透過結合學術與實務合作,共同針對全國醫務社工進行調查並完成1:80、加護、急診、門診人力需求建議,完成「醫療機構人力合理配置基準評估計畫」社工人員職類之研究報告送交醫策會及衛福部。
- 辦理「第三屆華人醫務社會工作研討會」,邀請日本及香港專家學者至台演講分享。
- 為確立醫務社工作於安寧照護領域之專業角色並建構實務基準,本會接受國民健康署委託辦理「整合性安寧全人照護培訓與宣導推廣計畫—安寧社會關懷專業人員培訓推廣計畫」三年(2017-2019年)計畫。
- 為提升社會工作繼續教育品質效能,本會接受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社會工作師及專科社會工作師繼續教育課程認定、積分採認委託專業服務」,改善相關機制及流程。
- 創立「全國醫務社工獎」並獲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冠名贊助,辦理第一屆「南山。醫務社工獎」,並首創獎金專用制度。
2018 年
- 鑒於各職類完成遞交「醫療機構人力合理配置基準評估計畫」後未見相關部會之作為,本會與各醫事職類公學協會再度至各黨部及立委辦公室進行遊說,並由管碧玲委員於6月26日邀集衛生福利部部長及各司署長招開協調會,後由部長允諾正式展開各職類人力需求協商會議。
- 7月、9月、11月分別與醫策會、衛福部醫事司進行醫院設置標準、醫院評鑑基準之人力合理配置進行協商及溝通。
- 參與108年地區、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適用醫院評鑑基準(草案)研修說明會議,爭取並維護醫務社工人力配置基準,並釐清專業執掌與角色任務;後與各職類專業組織爭取因人力協商尚為完成不應逕行實施,促成衛福部公告暫緩人力條文適用。
- 本會關注醫務社會工作薪資漸失優勢現象,經歷年調查結果及策略考量,啟動透過公部門醫院社工薪資提升影響私部門薪資結構策略進行倡議。本會透過部長與社會工作相關團體二次座談會直接提案部立醫院社工低薪統計資料,並具體要求政府應正視並與改善,部長裁示立即著手了解並予積極處理。
- 為提升社會工作專精(科)之發展期程,接受衛生福利部委託「專科社會工作師合格訓練組織認定作業」。
- 為關注醫務社會工作專業人力留任機制及推動專業永續發展,規劃並啟動「醫務社工分階分級訓練」共識性架構之研究。
- 為協助雲嘉地區醫院推動專業訓練及評量之需求,本會聯合雲嘉6加醫院共同辦理「醫務社會工作實習生OSCE評量測驗」
- 出版「新編醫務社會工作專業雙語詞彙暨實務參考手冊」。
- 辦理「台日港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及香港專家學者至台演講分享。
2019 年
- 持續針對部立醫院社工人員薪資提升進行倡議,並積極透過立法委員吳焜裕、鍾孔炤等人透過公聽會及協調會,凸顯問題之嚴重性;終於11月28日透過衛福部社救司、醫福會及本會之會議,幾經協商與溝通達成社工人員在現有法定薪資結構下進行薪資調升以同步達成政府提升社工人員薪資之相同標準之共識,並擬於2020年1月正式實施。
- 持續接受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108年度社會工作及專科社會工作師繼續教育認定、積分採認作業」及「108年度專科社會工作師合格訓練組織認定作業」。
- 邀集學術專家及實務資深社工,共同發展安寧社會工作多媒體教材及臨床指引手冊
- 辦理「第四屆華人醫務社會工作研討會」,邀請美國及香港專家學者至台演講分享。
2020 年
- 本會自2017年提交人床比1:80、加護、急診、門診人力需求報告案送交醫策會及衛福部,這3年醫策會及衛福部開了近20場次的大小會議及公聽會、辦理10多場的醫務社工主管共識營、跑了10多位立法委員及黨團進行溝通倡議,期藉此徹底改變醫院評鑑和醫院設置辦法30年未變動的人力設置標準。1月15日進入與衛生福利部及各醫院管理協會代表之協商會議,終獲衛福部支持和承諾將人床比1:80等新增人力條文納入109年醫學中心評鑑試評的必要條件。
- 為推動專業訓練與在職訓練之系統,並引進勞動力發展署職能基準機制,本會積極參與TTQS訓練機構版審查,獲銅牌認證,為全國各類專門職業公學協會組織第一家。
- 以專業基礎做為專業發展的重要策略,針對各議題進行現況調查,包含「醫務社工勞動環境、人力分配暨服務調查」、「醫務社工督導專業能力需求及現況調查」、「醫務社工工作負荷、悲憫疲憊與職業倦怠現況調查」
- 持續接受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109年度社會工作及專科社會工作師繼續教育認定、積分採認作業」及「109年度專科社會工作師合格訓練組織認定作業」。
- 為延續及彙整醫務社工在重大事件中的因應經驗,並強化其對於負面情緒之照顧技巧,辦理「2020醫務社會工作永續發展研討會」,以加深、加廣醫務社工的臨床服務面向與品質。